投资快报记者黄敏 广州报道网络配资开户入口
受三季报业绩大幅预增等利好驱动,10月14日,保险股明显走强。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截至收盘,保险板块的3.47%涨幅,位居各行业板块之首。其中,新华保险上涨5.34%,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涨超3%,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涨超2%。实际上,保险股的上涨并非昙花一现,去年以来保险股迎来复苏,年内保险股经历了多轮上涨。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未来板块牛市能否维持?市场分析认为,保险股的投资收益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如果A股市场,尤其是险资重仓的沪深300及高股息板块,能保持稳健,将直接利好险企的投资业绩。此外,机构配置险企股票还有较大空间,目前公募基金等机构对保险股的持仓仍处于“欠配”状态,这意味着后续如果机构增加配置,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推动力。
保险股集体飘红,新华保险业绩预告“报喜”
10月14日,保险板块冲高,新华保险领涨,涨幅一度超7.5%,此外,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也有不小涨幅。
保险股大涨受诸多因素催化。消息面上,10月13日晚,新华保险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预计同比增长45%至65%。
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这份公告还披露了另一财务指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为289.98亿元至331.41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82.85亿元至124.28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由于扣非净利润剔除了一次性或偶然性的收益或损失,其稳健增长更能体现新华保险在核心保险业务上的经营实力与效率提升。不过,新华保险也特别提示,此次披露的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需以公司正式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为准。对于此次业绩大幅预增的原因,新华保险表示,主要得益于“负债端价值提升+资产端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双轮驱动。
除了新华保险业绩预增,近期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相继公告,将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两家公司将分别分红33.17亿元、67.27亿元(含税)。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向记者表示,当前保险业负债端成本压降缓解利差损风险,资产端权益市场回暖预期提升投资收益,形成业绩与估值双重支撑,资金增配需求强,叠加高股息吸引力,成为资金避险与收益平衡的优选。
分红型健康险再度回归市场
事实上,在政策端,近期保险业同样利好频频,“十一”节前,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健康保险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其中提到,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这意味着分红型健康险时隔多年后再度回归市场。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非车险业务强化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当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非车险业务“见费出单”等。
此外,早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多家险企高管亦曾提及加速分红险转型,尤其二季度以来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新华保险总裁、财务负责人龚兴峰介绍,上半年新华保险明确了分红险在客户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同时构建销售队伍对分红险的知识储备和销售技能,重新规划了分红险培训体系。此外,形成了分红险组合销售和立体推动的新模式。
头部险企最新中报数据也印证了分红险规模的增长趋势。例如,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为499.2亿元,同比增长约41%;新华保险上半年分红型保险保费为182.69亿元,同比增长24.9%。
另外,2025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为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14倍,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新华保险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达46.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0万元增长231250%。中国人寿半年报亦显示,该公司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
板块牛市能否维持?公募机构保险股持仓“欠配”
保险股自2020年底进入下跌通道,经历了三年左右的低谷,一度被市场嘲讽为“市场三傻”,不过,近两年“咸鱼翻身”。年内,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等多只保险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未来,保险股可能有怎样的表现?牛市行情能否维持?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分析,保险股的投资收益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如果A股市场,尤其是险资重仓的沪深300及高股息板块,能保持稳健,将直接利好险企的投资业绩。此外,机构配置险企股票还有很大空间,目前公募基金等机构对保险股的持仓仍处于“欠配”状态,这意味着后续如果机构增加配置,将为股价带来额外的推动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等在相关研报中同样提到,基于政策红利与资产端改善的双重逻辑,当前保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此外网络配资开户入口,银行股作为保险资金重仓的核心板块,其表现与保险股投资价值存在显著联动效应。近期银行股经历前期回调后,估值有望修复,进一步加强保险股资产收益预期。
瑞和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